Tuesday, April 30, 2019

KOKO SOLID 10 MARKS 是啥?


文:玉凯文


大学选学生是会基于你的成绩和课外活动来看。成绩占90%,课外活动10%
尤其是当你的理想大学或科系是很多人都想要的,竞争激烈,那就更重要了。竞争强的可惜有药剂系,工程系,法律系,会计系等。竞争激烈的大学则是马大,理大等。要进这些大学/科系,单单有CGPA 4.0是不保险的,课外活动也要尽力得满分。

Matriks里,上课时间内会有课外活动节的,只要你的出席率是100%,那你就会有一半的课外活动分了。若你在你的课外活动班里面,也拿到了职位,那又会另外有jawatan分。一班只有8个人,你要当上主席,副主席等职位是很容易的。
当然,单靠在班里拿到的kehadiranjawatan分是不能够得到满分的。剩下的分数就必需要在上课时间之外,去争取了。

课外活动分数表(仅供参考)
Pencapaian
20
Jawatan
10
Penglibatan
20
Kehadiran
50
JUMLAH
100    (it’ll convert into 10% in UPU’s system)


一般上,只要参加了跨Matriks的比赛(例如KAKOM, Perkhemahan, Drone Competitiondikir barat)就能获得Cocurriculum满分。又或者,成功胜选,当上学生代表(JPP)也可以获得满分10分。在去年,penjaga stor basikal也被他们的负责老师给满分。不过,这个是要depends on你们的负责老师有没有那么大方啦。

当然,参与学会及其他校内活动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分数,但并不能直接获得满分。就多参加一些活动,多累积分数,也是有机会可以累积到满分的。
其他的活动的例子有kagemlarian kakom,筹办农历新年庆典,校内跳绳比赛,校内scrabble比赛等等。
你也可以扛起一些职务,来累积分数,因为我们学校今年举办KAKOM,所以你们今年可以去当kakom helper。也可以去当 PAL leader, ketua tutoran (班长) , biro JPPpenjaga stor sukankagem helper,各个活动的 performer等等。

这些都可以帮你获取一定的分数。你若不知道我说的活动是什么,你可以去看看这个blog的其他文章,它们都分别有介绍其他的活动的详情。
  
总而言之,获取课外活动分数的方法有两种:

第一种,直接满分法。
参加KAKOM,成为JPP等。直接获取满分。
**这种方法要注意的是,尽可能在已经得到guarantee满分后,继续参与学校活动。不要给老师对你的印象是“拿了满分后就不再参加任何活动了”,这个负面印象可能会带给你一些麻烦。

第二种,累积法
参加各种活动,扛起一些职务。能的话,在所参加的活动赢奖就更好,分数会更高。
你可以询问负责老师,你所参加的活动或你扛起的职务到底可以给你多少分数。然后,自己大概算一算,看能否得到满分。
**这种方法要注意的是,在参加各种活动的同时,别忽略学业。毕竟学业是占大学考量的90%的啊。

以我的的经验,某些课外活动老师是会“劝告”你说:“不要冒犯老师,不然你们就要小心你们的课外活动分数。”
所以,各位就尽可能别得罪老师啦。
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华人活动

文:陈武兴 首先,先申明这不是一篇种族主义的文章,会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是希望能给各位 junior 一个方向,如果要搞华人活动该怎么搞,也应该搞什么。 会搞华人活动的目的,主要是围绕着一个道理:抱团取暖。事态万千在变,而有些文化习惯了,一没做,整个人就怪怪的。好了,先...